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国家出手!惠及3亿多人 职工医保改革将迎大动作
国家出手!惠及3亿多人 职工医保改革将迎大动作
发布:
11-16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4月9日讯 4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这意味着,涉及逾3亿人的中国职工医保改革迎来大动作。 中国当前的职工医保制度已有20多年历史,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其中,个人账户主要用于参保人门诊费用支付;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 根据现行规定,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具体比例一般为“三七开”:即30%划入个人账户,70%划入统筹基金。 官方公布的《2020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约3.4亿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9926.95亿元人民币。 分析认为,个人账户在职工医保制度改革过程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设计伊始,它有助于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向社会医保制度平稳过渡,强制个人储蓄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实现风险跨期分摊。但随时间推移,其对参保人门诊保障不充分、共济保障功能不彰显等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曾撰文指出,由于基金积累制本身不能实现转移支付和收入再分配,而且受到社会筹资能力的约束,将缴费(全部个人缴费+单位缴费的30%左右)用于个人账户积累则必然降低统筹基金的筹资水平,削弱了医保统筹互济的功能。 与此同时,统筹基金筹资有限,往往优先用于住院费用报销,绝大多数地区没有较好的门诊统筹,这使得门诊费用较高的老年人负担较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亦指出,现行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实际执行中存在地区差异。地方财政充裕地区,个人门诊费用也可像住院费用一样,由统筹基金支付一部分;但在地方财政困难地区,个人门诊费用却完全由个人账户支付或自费,没有统筹基金分担支付,这使得一些困难职工看门诊也会缺乏足够支付能力。 面对上述问题,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下一步要深化医改,增强职工基本医保互助共济保障功能,将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会议提出四项措施:一是逐步将部分对
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二是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三是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四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方面,会议明确,在职职工个人缴费仍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这意味着,前文提到的用人单位缴费部分“三七开”将成为历史,而是全盘归统筹基金。 这是否意味着要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医保专家认为并非如此,此举旨在逐步将个人账户承担的门诊保障功能交由统筹基金来承担,并开展普通门诊统筹,把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纳入报销范围,规范个人账户使用,以解决参保人“有病不够花,没病用不了”的问题。 朱恒鹏称,在不增加缴费的情况下,利用个人账户资金建立完善门诊共济保障制度,也会提高参保人整体获得感。门诊(包括慢病、大病)费用较高的参保人可通过基金互济获得更多统筹支付,生病较少、费用较低的参保人也能获得门诊保障和更好住院保障。 此外,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亦是增强共济能力之举。例如,“允许家庭成员共济”意味着个人账户同时可作为“家庭账户”使用,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之间门诊支付互助共济能力,也体现了家庭自我保障功能。 总体而言,随着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水平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更加灵活,医保基金监管更加严格、使用效率更高,中国民众整体保障水平也将水涨船高。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市场萎缩483亿!集采带来行业内卷化 药企还活得
|
下一篇:
“带金”将成往事,药企“互联网+”转型五大方
相关文章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随机文章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