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国产原创新药通过医保形式审查!耐药患者不需
国产原创新药通过医保形式审查!耐药患者不需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9月22日是国际慢粒日。慢粒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简称,也叫慢性髓性白血病。这个日期的选定有着其特殊含义,取自于慢粒的致病机制,该疾病是由于体内第9号和22号染色体末端异位产生的融合基因所导致。2018年上映且戳中无数人泪点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慢粒和抗癌神药伊马替尼(格列卫®)迅速“破圈”,走进大众的视野。 而就在几天前,由亚盛医药自主开发、伊马替尼的迭代升级版、填补国内临床空白的国产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耐立克®),正式通过了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形式审查。可以看到,无论是医保部门还是制药,都在加速促进慢粒创新药物的医疗保障可及性,避免重蹈当年慢粒患者苦苦找寻伊马替尼之覆辙。
01
、
从不治之症到可治“慢病”
靶向药物难逃耐药“魔咒”
慢粒是一种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患者常有白细胞增多或伴脾大,外周血中可见髓系不成熟细胞,且存在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发表的“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 US”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白血病新发病例数量为88249例,其中慢粒约占15%。 在过去,慢粒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化疗、干扰素治疗和骨髓移植等手段皆曾是其主流治疗方案,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直到20世纪90年代,靶向BCR-ABL融合基因的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问世,才让慢粒的治疗方式得以革新。自此,慢粒从既往的“不治之症”转变成为像、糖尿病等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其也因此被称为是“最‘幸运’的白血病”。 据统计,靶向药物的出现让慢粒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不足50%提升到90%,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甚至实现临床治愈。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靶向药物的广泛使用和病情进展,慢粒患者难逃获得性耐药“魔咒”,这成为临床端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有数据显示,50%以上的耐药发生在BCR-ABL激酶区突变。其中,T315I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约占所有突变类型的10%-30%。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伴T315I突变慢粒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面临着无药可医治的窘境。由于突变发生率高,对一代、二代TKI均产生耐药,且导致疾病进展快,这类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差于其他慢粒患者,存在着极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不过,这些慢粒患者再次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在政策支持下,乘势而起的本土创新药头部企业亚盛医药,将研发目光聚焦在了慢粒耐药上,用原创1类新药打破了伴T315I突变患者的治疗困局。
02
、
从0到1填补国内治疗空白
临床数据展现同类最优潜力
2021年11月,中国国家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了亚盛申报的1类创新药奥雷巴替尼片上市,填补了中国伴T315I突变慢粒患者的治疗空白。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为因T315I突变导致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临床数据更是展现出了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治疗潜力。 从上市关键II期临床试验数据来看,奥雷巴替尼对慢粒耐药患者的疗效显著。其中,慢性期(CP)患者24个月PFS达92%,24个月OS达95%;加速期(AP)患者24个月PFS达62%,24个月OS达69%。而就在国际慢粒日前夜,奥雷巴替尼再度传来好消息,其治疗耐药慢粒的I期和II期临床研究结果已于近期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术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Oncology上正式发表,进一步验证其在慢粒患者中的持久疗效和安全性,并具有best-in-class潜力。基于中国患者的数据优势和突破性治疗效果,奥雷巴替尼在获批后已成为医生和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并得到2022年CSCO恶性白血病诊疗指南、2022年CACA血液肿瘤整合治疗指南等最新临床指南推荐。 目前,亚盛医药正积极推进奥雷巴替尼在全球层面的临床开发,全球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超过450例。今年上半年,奥雷巴替尼获加拿大卫生部临床试验许可,将开展治疗耐药慢粒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的Ib期临床研究。此前,奥雷巴替尼在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多国已开展临床研究,而这次是亚盛医药在加拿大进行的首项临床研究,也为其进一步拓宽全球化战略版图。 值得一提的是,奥雷巴替尼的临床进展自2018年开始,已连续四年入选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口头报告,并荣获2019 ASH年会“最佳研究”的提名。目前,奥雷巴替尼共获1项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3项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和1项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而在中国,奥雷巴替尼两度获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并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其中,奥雷巴替尼用于治疗一代和二代TKIs耐药和/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上市申请,在今年7月获得CDE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在业界看来,这是奥雷巴替尼继2021年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后的又一重要进展,将支持该药物获得完全批准,有望加速惠及更多、更广泛的中国慢粒患者。
03
、
临床价值具备全球竞争力
奥雷巴替尼经济性在凸显
事实上,一款国产创新药物所拥有的差异化临床价值和全球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不仅能让其填补国内治疗空白,还能让该药物具有全球竞争力。 针对慢粒耐药尤其是伴T315I突变患者,在全球范围内,除了亚盛医药开发的奥雷巴替尼外,还有两款药物也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使用,分别是武田开发的全球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普钠替尼,以及诺华开发的ABL1变构抑制剂阿思尼布(Asciminib)。前者在中国尚未获批,后者尽管依托博鳌乐城“先行先试”政策落地瑞金海南医院,但高昂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药物可及性带来了压力。 但在国内正式且唯一获批的奥雷巴替尼情况则明显不同,其具备的经济性正在凸显。随着奥雷巴替尼正式入围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亚盛医药也在积极准备本次医保谈判。在业内看来,凭借产品的独家性、优异的临床疗效、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的创新性等优势,国产原创新药奥雷巴替尼颇值得期待。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医药商学院教授马爱霞亦曾表示,奥雷巴替尼是国内唯一上市的三代TKI,且现有临床数据显示其安全性较同类药物更高。所以对于奥雷巴替尼而言,没有特别合适的对照药物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但是从奥雷巴替尼的上市关键II期临床试验来看,疗效卓越。“基于此,建议基于较为宽松的研究假设开展奥雷巴替尼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或者基于其他依据给予该药物比其他可替代治疗方案较高的定价。” 有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医保初审的目录外抗肿瘤药数量为26个,其中3个为非独家药品,剩下的23个为独家药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药品当中,入围的品种大部分为进口抗肿瘤创新药,国产抗肿瘤创新药仅有9个,且在中国上市的“同类首个”仅有5款,数量甚少,其中就包括奥雷巴替尼。 由于可替代骨髓移植手术治疗、无疗效的化疗和姑息治疗等,释放临床和医保资源,奥雷巴替尼符合我国医保制度“保基本”的原则。此外,弥补现有目录短板、降低临床管理难度等优势,也将助力奥雷巴替尼加快进入医保。业界普遍认为,医保支付的加持,对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创新药物可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中小连锁药店加速洗牌!加盟还是不是一门好生
|
下一篇:
济川药业20亿单品退出医保,可能影响到原料使用
相关文章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随机文章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