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国家医保局:耗材院内营销模式,彻底变了
国家医保局:耗材院内营销模式,彻底变了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国家医保局发文
DRG/DIP
付费11
月底前全国落地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重要通知。为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家医保局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开发了DRG/DIP功能模块基础版。 通知中表示,2022年6月底前,选择部分新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地区,试用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DRG/DIP功能模块;2022年11月底前,实现DRG/DIP功能模块在全国落地应用。 通知还强调,未完成DRG/DIP支付信息系统建设的地区,必须使用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提供的DRG/DIP功能模块,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重复建设。 这意味着将会和医保医用耗材支付系统直接打通,通过对耗材医保内金额的监控可实现对高值耗材的监测;通过对自费占比指标的监测可实现对高值耗材控费的管理,耗材控费再次升级。 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先后启动30个城市的DRG付费国家试点和71个城市的DIP付费国家试点。 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三年以来,所有试点城市已经全部进入实际付费,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推动医保管理机制的深刻转变。 包括医保付费从按项目付费向价值付费转变、从最终买单向主动作为转变、从单纯的手工审核向大数据运用转变、从粗放的供给侧管理向精细的供给侧管理转变等。 三年试点的成功,也正是此次全面落地的必要条件。
支付改革严控医院耗占比
部分耗材被“舍弃”
DRG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是按照患者的患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DIP则是按病种分值付费,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这两种改革都是通过打包定价的方式,促进医疗机构转变运行机制,促使医疗服务提供方主动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诊疗、
以及耗材项目,精细化管理程度提高。 对于医院来说,如何制定最“经济适用”的治疗模式,同时严格控制耗占比、检查和手术占比都将会成为此后的侧重点。 医疗机构在新付费模式下,效率、资源配置等多项绩效指标均有了明显改善,比如例均费用、医药耗材费用、住院时长等指标逐年下降,给老百姓看病就医减轻了负担。 DRG的实施,使
和耗材器械从医院的收入来源转变为主要控费目标的。而作为重要支出占比的耗材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种前提下,是否会有大量的高值耗材会被舍弃?有业内人士表示,还是要看这类耗材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必要性。 而非临床必需的、可用可不用的、相对竞品性价比不高的耗材,首当其冲成为了医院率先“舍弃”的耗材。
医院经营模式转变
经销商迎来新挑战
对于
经销商而言,医院经营模式的转变也就意味着耗材营销模式也将迎来很大的转变。 医保倒逼医院降低成本的同时,势必会推动医院对经销商进行新一轮严格的筛选,择优选择。 按照此前国家医保局强调,未来DRG/DIP付费的价格监控下,耗材进院将必须遵守以下3个标准,即临床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经销商如何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为医院进行“省钱”,将会是经销商销售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DRG/DIP支付模式和带量采购等政策,压缩了原本的利润空间,但
的研发、销售费用等必要投入却无法减少。 当单个产品产出的微薄利润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投入支出时,因此必然需要更多产品来共同贡献利润,分担投入成本。 对于耗材器械经销商来说,营销方式或许也要从单个产品销售,转变为组合产品销售。 另外,在DRG付费下,国产医疗设备、耗材,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随着国产医械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过去热衷于进口医疗器械“不差钱”的公立
,对性能好、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医疗器械的需求会明显提升。 今年11月,DRG/DIP付费改革将在全国正式落地,医疗器械经销商必须抓紧时间调整销售模式了。不然,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组合拳”下,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银柴胡低迷多年,如今价格爆了!
|
下一篇:
$30亿口服降糖药!乐普磷酸西格列汀片获批
相关文章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随机文章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