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60多家药企成立私募基金LP,背后原因几何?
60多家药企成立私募基金LP,背后原因几何?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近日,恒瑞和科兴两家医药明星企业转身当私募基金LP(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有人甚至在问:这是行业风向变了,还是医药“大佬”们欲借LP身份开启产业升级?
上市公司LP频现
LP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出资人。LP将资金交给GP(General Partne,普通合伙人),由GP进行投资决策及管理。投资获利后,双方再进行分成。所以LP和GP通俗地形容就是“你(LP)出钱,我(GP)出力”。当然,GP也是需要出钱的。 比起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上市公司以LP的身份参与投资可避免两个顾虑:一是被投资的公司业绩不会直接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二是免于对外公告具体项目,降低外界的关注度。 因此,在生物医药行业,特别是对创新药的前期投入,因其“周期长、风险大”的特性,医药上市公司以LP身份进行投资,比起直接以上市公司名义进行股权投资,就像设了个“防火墙”,多些“安全感”。 其实,近年来医药上市公司当LP比较常见。 比如泰格医药。在去年3月的一个月内,泰格医药官宣投资了5家基金,涉及博远资本、汉康资本、临港生命蓝湾基金、云锋基金,以及联合瑞华控股发起的一支新基金,合计出资达5.2亿元。 这些年来,泰格医药已成为中国近半医药基金的LP:除了前面提到的5个基金,还是启明创投、盈科资本、君联资本、毅达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的“金主”。甚至有人表示,泰格医药已经不仅仅是一家CRO公司,而是一家投资公司。 无独有偶,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博济医药等也拥有LP的身份。 当然,做LP的医药公司并不只是CRO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医药上市公司出资做LP的就有将近60家,比如亚宝药业、昆药集团、安科生物、海正药业、奇正藏药、凯普生物、通策医疗、九洲制药、上海医药、东方生物、卫宁等。
主导资金“指哪打哪”
根据公告,恒瑞拟与其控股子公司盛迪投资及其控股股东集团共同设立“上海盛迪生物医药基金”,总规模达20亿元。这个投资规模可以说是恒瑞医药成立以来对外投资最大的手笔。 以自己控股的子公司为GP,是恒瑞与大多数医药上市公司做私募基金不同的地方。业内有分析认为,这是恒瑞希望在资金运用上有更多主导权,实现“指哪打哪”。 专业的投资团队做GP,会更在乎收益和退出方式;而恒瑞这种私募基金,可能更看重产品以及与自身的资源整合。恒瑞作为行业的头部公司,其主导的产业基金在投资医药行业时一般会有很强的产业赋能效果。另外,产业基金的退出方式之一是并购,即早在投资时,LP很可能就是标的公司的买方之一。 可见,恒瑞这次当LP,多少有着产业布局的意味。这种情况在医药行业亦有先例,例如行业有名的礼来亚洲基金。 礼来亚洲基金是从礼来内部风险投资部门发展演化而来的独立投资管理公司。目前国内许多生物医药创新公司中都有其身影,从早些年的贝达生物、微芯生物、信达生物等,再到近些年的荣昌生物、传奇生物、康希诺等。统计数据显示,仅2020年和2021年,礼来亚洲基金投资的项目就收获了超过20个IPO,堪称中国创新药界的风投之王。 除了礼来,大型跨国药企如辉瑞、默沙东等都设立了投资部门或投资基金,以其行业敏锐性挖掘明星项目,为集团发展增添底气。
风险与不确定因素
医药上市公司官宣设私募基金,其实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一款基金从募集设计、投资管理,再到退出、基金清算,整个周期一般需要5~7年。这个过程也许会很长时间处于“没有下文”的状态。 例如多年前中药上市公司片仔癀曾与兴业证券、清科集团等PE合作,成立了总规模近20亿元的4只基金,对健康行业初创公司和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进行投资。而据投资界网站信息显示,仅有清科-片仔癀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名下的清科片仔癀基金2016年向项目理大师投资3000万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项目。 不过,中药领域的消费属性更强。而恒瑞瞄准的是Biotech等领域,专业性与科技属性有所不同。 如今,Biotech颇为坎坷。一二级市场投资低迷,研发靶点扎堆、成本提高等,Biotech产品的最终商业化还需要闯过一道道关卡,甚至注册上市后还面临国家医保谈判、国家集中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市场前景亦充满不确定性。 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一级市场融资额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中国超过300美元,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仅次于美国。 然而,目前中国各类处方药的总市场规模约1万亿元人民币,每年300亿美元的投资,最终需要卖出多少药品才能真正不赔钱? 当然,这些融资瞄准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还放眼全球市场。而不能否认的是,新药开发的高风险,也注定了这些投资中将有不少可能“打水漂”。 不过,医药做LP时,其专业的行业背景知识能让其更好地识别有价值的项目。中国或许也能诞生一个中国的“礼来亚洲基金”。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首仿药井喷 科伦、恒瑞、扬子江.....成绩亮眼!
|
下一篇:
B证申报流程优化、免提交受托方GMP证明!
相关文章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随机文章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