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裁员、退市、破产!一季度融资新低!东西方B
裁员、退市、破产!一季度融资新低!东西方B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市场环境低迷,Biotech已经开始选择“断臂求生”。 6月6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marin宣布一项重组计划,将裁掉65%的美国员工。而仅仅9个月前,Amarin已经宣布将美国的员工数量从750人削减至300人。裁员后Amarin全球员工数量将减少40%,而这项决定将为Amarin在未来12个月节省下1亿美元的开支。 比裁员更加惨烈的是破产。6月2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Zosano Pharma,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提交了自愿救济申请,正式宣告破产。该公司前身是强生公司于2006年成立的Macroflux Corporation。
纵观全球市场,东西方共寒凉。 2018年,香港联合交易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许没有收入、没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自此,我国生物科技公司的火被正式点燃。 然而,中国生物
创新赛道的火爆才持续了不到5年,却有繁华落尽的景象。 2021年下半年,港交所内下跌的下跌、破发的破发,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众星捧月的Biotech
,似乎正在被投资者“抛弃”。 从现金告急、到大幅裁员、再到破产退市,资本寒冬之下,全球Biotech都在想方设法在寒风中渡劫。
裁员、退市
Biotech
正在战略收缩
全球市场的Biotech都无暇观望驻足,风险就在身边,密集裁员或许是开始。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以来,全球宣布大规模裁员的跨国医药企业和Biotech就30余家。
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行动足以表明,中小型Biotech企业正经历着近几年来,最难熬的市场低迷期。 行业普遍认为,企业被迫宣布裁员的原因无二,产品研发不理想、不能实现商业化、主营业务尚收入不可观、储备资金不够烧……曾经还幻象进阶Biopharma的他们,在失去了投资者的加注后,并没有足够的家底抗衡结构性风险。 资本市场情绪更加不容乐观,Biotech企业2022年第一季度融资情况大幅缩水,创近年最低。
西方资本市场Biotech企业融资情况 行业人士表示,一次两次可能是意外、一家两家可能是特例,但如今大规模寒潮,已然敲响企业自救的最后警钟。海外资本市场反应迅速,已经有Biotech企业走向末路: 2022年4月8日,美国微生物制药公司Kaleido Biosciences公司提交申请,宣布打算停止公司运营、解雇剩余员工并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此消息一出,美股巨震,随后两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由1.48美元暴跌至0.2017美元,市值仅剩0.09亿美元,近乎蒸发殆尽。 Kaleido Biosciences曾经是一度比肩明星药企莫德纳的公司,二者同为知名风险投资公司旗舰先锋( Flagship Pioneering)所孵化,区别是缺少了莫德纳的好运气。官网显示,该公司有6个产品在研,进展最快的两个处于临床2期,其余的在临床1期。 2022年5月底,Genocea Biosciences宣布退市,并将解雇所有剩余员工,从诞生到跌下神坛用了16年。就在国际生物技术网站GEN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免疫
学领域TOP10初创公司”榜单中,Genocea仍以3.03亿美元的融资位列第九名,中国的天境生物则以3.7亿美元融资位列第五;同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癌症疫苗评选为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Genocea更加炙手可热。 截至2022年3月31日,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创新药企只剩2010万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还有760万美元的未偿还借款。截止到5月24日,该公司市值仅为420万美元,蒸发99%,每股股价0.07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生物医药创新之火焮天铄地,但是时至今日,无论缺了临床试验预期、产品研发管线、商业化能力哪一根柴,火被熄灭的风险都趋近无限。 在这个寒冬里,临床终止、现金告急、批量裁员、宣布破产、准备退市,Kaleido Biosciences和Genocea Biosciences向我们展示了Biotech公司衰败的完整过程,他们的命运可能发生在国内外任何一家新药研发公司身上,裁员、临床终止甚至破产清算可能成为Biotech的常态。
本土创新企业过冬
Biotech
创新可持续性大考
美国生物科技行业突然来袭的裁员潮并非坏事,最起码它给我国医药初创企业提了醒,是时候改变发展策略了。 过去几年中,受益于药审改革和资本市场政策利好,我国一大批初创型Biotech得以登陆资本市场。彼时,市场极度热情,只要公司能够展现出发展潜力,那么就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 2018-2021年,18A上市企业数量从1年5家,快速递增至1年20家。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先锋企业在港上市时市值大增,认购火爆;到2020年,康方生物等14家18A公司全年累计涨幅均值达36.1%。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企业加入,市场却并未如大家期待一般再创新高。2021年下半年,行业形势急转直下。截至12月31日,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下跌27.79%;18A公司仅不到1/3个股涨幅为正。全年上市20只B类股,15只首日破发,破发率高达75%。 对于需要持续“烧钱”来发展的创新企业,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对融资有着特殊的诉求。 但是,早先狂热的投资者似乎突然间自动降温,对这类尚未有收入、难盈利、投资风险高Biotech企业持有空前谨慎的态度。 相对前两年的上市热潮,2021年国内市场有17家药企折戟科创板IPO,其中,除了海和生物、吉凯基因、珈创生物3家医药企业是被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终止审核,其余如天士力生物、丹娜生物、乐普诊断等14家药企均是主动撤回IPO申请。 资本市场需要炒作,“创新故事”自然在市场乐观的时候更能够鼓励投资者信心,为企业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然而,当真正的寒潮来袭,投资者捂住荷包不再相信预期,Biotech企业由于缺乏短期的造血能力,显然将面对巨大的创新压力。 高瓴力捧的嘉和生物,上市后的上升趋势仅仅维持了2天,便急转直下,跌势至今依然没有止住。或许正是因为难挽资本颓势,4月14日,作为创始人的周新华博士决定辞去集团总裁、执行董事的职位。昔日明星创新药企嘉和生物渐渐落后于创新药“第一梯队”,目前的市值也仅剩18.03亿港元。 创始人辞职、股价暴跌,进一步刺激了医药市场对Biotech创新风险的担忧。显然,国内的资本市场对于Biotech的信心正在瓦解。 随后,媒体传言天境生物考虑将其业务出售给希望在中国扩大癌症治疗业务的美国或欧洲制药巨头,虽然经过天境生物官方否认,但资本市场利空进一步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 万春医药裁员、三叶草生物“收缩管线”......本轮Biotech企业的寒冬,不仅仅是政策层面和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是公司内部管理和创新投入必然面对的考验。 市场普遍认为,对于目前部分高市值的Biotech公司,仍然能够预支未来增长空间获得现金流“输血”是幸运的,而对于大部分Biotech,“等米下锅”找到进账是当务之急,无论是实现产品商业化,还是License-out让渡权益提前变现,抑或是忍痛裁员、优化管线,只能走到最后的才能“剩者为王”。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哪些药品有望进医保?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
|
下一篇:
低价多年的猪苓,今年能走出低谷吗?
相关文章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随机文章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