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高温高湿天气或致动物类药材减产,但价格上行
高温高湿天气或致动物类药材减产,但价格上行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近10年来,全球气候多变,异常天气增多。国内在经历了2021年的“南旱北涝”后,2022年上半年变成了“北旱南涝”;同时,全国多地出现罕见高温闷热天气,可能对中药材特别是动物类药材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导致相关药材行情波动。 本期,天地云图中药大数据平台结合动物类药材生长规律及气候特征做一分析。
一
、
动物类药材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气候环境
图1: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部分地区天气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 从气温和降水量看:南涝北旱情况凸显,3-5月南方气温普遍低于平均水平。 2022年我国各地气候异常情况凸显,全国各地均表现出不同的气象灾害情况,以华东地区的合肥、华中地区的郑州、华南地区的广州、西北地区的兰州、以及西南地区的成都市的气象情况为例说明: 合肥:2022年1-3月份降雨量明显高于该市历史平均水平,其中1月和3月份的降雨量更是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倍以上;但4-7月份则出现降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其中5月的降雨量仅为平均水平的13.38%。气温方面则普遍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 郑州:从2月份开始,降雨量明显低于该市历史平均水平,仅达到平均降雨量的31.71%,干旱情况逐渐加剧。气温方面则普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广州:降水提前至2月份,并且降雨量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2-3倍,洪涝灾害在4-5月频繁发生。气温方面却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与2021年同期相比,温差略大。 兰州:2-4月份降雨量仅达到该市历史平均水平的40.44%,对于西北沙漠化地形来说,干旱情况尤为凸显。气温方面普遍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且明显高于历史平均值。 成都:1-6月份的降雨量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中2月、4月和5月份的降雨量高于平均水平2.32倍。3-5月份气温略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同时也略低于平均值。 表1:8种常用动物类药材生长环境及温度情况 从生长规律看:如表1,动物的繁衍生长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动物生存温度普遍在10℃-30℃,适宜空气湿度在65%-80%;正常孵化和繁殖的适宜温度在10℃-30℃(即春夏两季)。 当环境温度低于或者高于动物生长适宜温度时,每降低或者升高2℃,动物的繁衍能力和生存能力就会下降8%-10%。最低温度低于5℃的时候,动物普遍进入冬眠阶段,生长完全受到抑制;最高温度高于35℃时,动物死亡率将会高达65%以上。 同时,空气湿度保持在65%-80%,有利于动物体外保持一定水分。空气中的水分过低,动物皮肤容易出现龟裂情况,细菌极易从龟裂伤口侵害机体,造成动物大面积死亡;空气水分过高,动物皮肤极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在细菌和真菌感染下,动物死亡率也会节节攀升。 因此,在2021-2022年气候异常凸显的情况下,给动物类药材的生产带来了直接影响。
二
、
气候异常致动物类药材行情上行
图2:2022.01-2022.07 8种常见动物类药材行情涨跌情况 从行情变化看:近期,在高温高湿的气候背景下,常用的动物类药材价格多数上涨,带动整体行情明显上行。2022年1-7月份,常用8种动物类药材中,上涨品种5个(如图2),占比62.50%;持平品种有九香虫和土鳖虫,占比25.00%;下滑品种仅有僵蚕,占比12.50%。 上涨的5个品种均属野生品种,近几年其资源供应量下降明显,导致供求矛盾异常突出;而僵蚕价格下滑的原因是由于全国桑蚕养殖规模成型,加上一年有几次产新时段,原料供应相对稳定,供大于求的情况尤为凸显。
三
、
代表原料解析
蝉蜕,野生资源供应市场,国内资源主要来自安徽、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区,年需求量大约在800-1000吨。从2019年开始,蝉蜕产能开始明显下降,不断推动行情快速攀升。 2021、2022年气候异常情况凸显,特别是2022年华东、华中、西北等地在生产期出现严重的干旱,导致知了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同时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同期水平,过高的温度变化,严重抑制了知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在气候干旱和温度过高的影响下,2022年蝉蜕整体产能依旧偏小。在库存薄弱及产不足需的情况下,该品种行情再次迎来明显上涨。目前蝉蜕售价320-330元(公斤价,下同),与2022年1月相比上涨6.67%。 蜈蚣,野生资源供应,国内主要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分布,其中湖北的产量和年收购量大约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年需求量300吨上下。 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中旬是蜈蚣最佳的捕捉时间,2022上半年主产区气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3、4月和6月的降雨量高于平均水平1.02倍,给蜈蚣生息繁衍带来了极大影响,再加上气候异常,蜈蚣外出活动量减少或不再出土活动,产量明显下降。 同时,受国家野生捕捉管控和2020版《中国药典》对品质要求的提高,导致市场可流通货源持续紧俏,为行情的上涨埋下了伏笔。目前13cm蜈蚣售价3.4元/条,与2022年1月相比上涨9.68%。 全蝎,野生资源供应,国内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山东,近几年主产区不断往西北迁移至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新疆等地,国内需求量在1000吨上下。 蝎子生长极易受到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干旱少雨,它会栖息在地表深处,减少外出活动;雨量充沛,则会爬到地表躲避雨水。近2年,气候异常致全蝎整体产能极不稳定;加之国家不断出台相关保护性政策来打击肆意捕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蝎的产量。 目前全蝎正值产新,各方关注力度不断加强,同时外围资金陆续参与进来,后期行情依然表现上涨。现市场清水全蝎售价2300-2400元,与2022年1月相比上涨了4.35%。 僵蚕,以家养资源供应市场,国内主要是广西、云南、四川、陕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供应。但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商品主要来自广西产区,其它地方以本地消化为主,市场流通量较少,年需求量在3000吨上下。 僵蚕每年可产十多批次,以第一、二批的品质最佳,往后的产能和品质下降较为明显。目前僵蚕价位对于养殖户来说,依然有较大的吸引力,但由于今年蚕茧行情上涨明显,养殖户普遍倾向于养蚕茧,导致僵蚕产量有所下降,在2022年年后迎来小幅反弹行情。 在蚕茧和僵蚕收益显著的情况下,农户加强管理,产能明显提高,于是在今年产新后僵蚕行情迎来小幅回落。目前僵蚕售价100-110元,与2022年1月相比下滑8.33%。 四、总结:产能与需求均下降,有价无市局面形成 1、异常天气易造成动物类药材产能下降 2022年上半年,南涝北旱的异常天气给动物类药材生产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以野生资源供应为主的动物类药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下降。 2、参与捕捉人群增加,减产不减收 一方面,近两年动物类药材价格普涨,必然刺激生产恢复和野外采收捕捉积极性;另一方面,整体经济环境不佳,返乡待业人群增多,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上山挣点外快。多个产区都反馈今年参与采收、捕捉的人群明显增加,可能会造成今年多个动物类药材“减产不减收”的局面。 3、需求萎缩抑制动物类药材行情过快上涨 从天地云图平台监测的多维度数据看,2022年上半年,无论是成药生产、饮片需求、出口市场还是需求,整体都呈增幅回落甚至负增长态势。消费力的萎缩,带来中原料消耗整体下滑,最终形成“有价无市”的局面。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世界500强20家药企!科兴、药明康德、智飞新上榜
|
下一篇:
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标准调整
相关文章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随机文章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