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重磅大品种加速退出医保!首批国家监控药品市
重磅大品种加速退出医保!首批国家监控药品市
发布:
11-19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8月16日讯 8月11日,济川药业发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将于2021年11月1日退出山东省医保目录。这是继河北省医保目录后,该药又一次的从地方医保目录退场。受此消息影响,济川药业股价连续三天下跌,13日收盘报收15.19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35亿元。 先是河北,再是山东,济川药业核心产品接连被两省医保目录“清退”,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少了医保目录的放量加持,一品独大的济川药业未来日子何以为继?随着医保目录省级增补品种的清退工作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临类似困境。
累计销售超百亿品种跌落的困境与未来
作为拳头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济川药业的独家剂型,自2013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超1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清热解毒类口服中成药第一名。2020年,济川药业实现营收61.64亿元,其中清热解毒类产品实现营收21.4亿元,营收贡献超三成。 据了解,2020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山东省的销售金额约为1.64亿元,退出该省医保目录后,预计市场将受较大影响。对此,济川药业在公告中写道:“
的具体销售规模除受到医保支付政策的影响外,还会受到产品疗效、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的认可度等因素影响。公司药品此次退出山东省医保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暂无法估计,短期不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济川药业的产品第一次退出省级医保目录。就在7月初,济川药业宣布,其全资子公司的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于6月30日从河北省医保目录中退出。2020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河北省的销售金额约为1.1亿元,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在河北省的销售金额约为5000万元。 对于旗下产品退出省级医保目录,济川药业其实早有预期。在4月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时,济川药业就对产品退出省级医保目录的风险做过预估。济川药业表示,公司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产品未纳入本次国家医保目录,已纳入部分省级医保目录。如果未来上述产品仍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则可能面临未来3年内退出省级医保目录的风险。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13省医保目录里,目前已有山东省、河北省“清退”该药。 公开资料显示,济川药业产品线主要围绕儿科、呼吸、消化等领域,主要产品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其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独家剂型,临床上主要用于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疖肿等。 除了被医保清退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此前也被要求加强监管。2018年底,国家药监局曾发布有关修改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说明,增加了恶心、呕吐、腹胀等副作用,明确孕妇、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寒者慎用。 或受此影响,2019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销量同比下降24%。同年济川药业营收、净利分别下滑3.83%、3.84%,出现上市6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局面。而进入2020年,济川药业营收下降趋势依旧。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7亿元,同比下降 21.30%。 面对主打产品销售下降、退出医保目录风险等压力,济川药业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提振业绩。在2020年业绩说明会上,济川药业董事长曹龙祥表示,公司目前大力发展日化业务。2021年济川药业也在公开平台上表示后续还会与电商展开联系,拓展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市场可供选择的日化类品牌很多,药企相较于专门从事日化的公司来说,渠道等优势稍弱。事实上,日化带给济川药业的业绩贡献并不算高。2020年,济川药业经营日化业务的主体江苏蒲地蓝日化有限公司的营收为5022.26万元,净利为578.75万元。 对一个从未开发过并且竞争激烈的日化领域,想要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也非易事,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依赖度高,市值大幅度缩水,想重拾投资者的信心,济川药业任重道远。
近1200
个品种已被医保清退
医保目录省级增补的清退还在持续进行中,截至目前,多省市已经落地执行地方增补目录调出政策,清退涉及近1200个品种,其中不乏大品种常用药。 省级医保目录清退的大背景是国家医保政策的调整。2019年之前,各省能根据自身情况,留出15%左右的增补空间,一些药品若没进入国家目录,还有可能增补进入省级医保目录。而2019年发布的相关通知要求,各省需在3年内逐步将省内与国家医保目录不相符的增补药品剔除掉,这意味着国家医保局“医保目录地方增补品种清零”政策的落地。 如今大限已过半,各省的调出工作进入关键时刻。初步统计,已有北京、天津、重庆、浙江、贵州、云南、湖南、吉林等20余地相继执行地方增补目录调出政策。被调出目录的品种多达1200种左右,其中不乏如复方益母草膏、藿香正气滴丸、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钾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米诺地尔以及阿莫西林注射剂等临床常用药以及众多中成药。其中,也出现了片仔癀、定坤丹口服液等名贵品种。此外,一些独家药品也被地方医保“清退”,如陕西摩美得气血和制药有限公司的除翳明目片、浙江诚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胆益宁片等。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超10亿产品中,共有37个为地方医保目录品种,随着“清退”进入最后的倒数阶段,超700亿市场面临大地震。 其中,以8.23%市场分额成为神经系统药物的第一大品种的地佐辛注射液,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规模超过60亿元;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40亿元。这些品种的后续市场走势值得关注。 地方医保重磅产品院内销售规模 (来源:米内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般被清退的药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已经有了更好的替代药品,二是临床疗效尚不明确的药品,所有被调出目录的药品一定会有同类药品可替代,不会影响患者的用药和治疗。国家严格规整医保目录,一方面是在处理各省的“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真正有价值的新药腾地,确保更有疗效的药物能够惠及患者。
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市场萎缩近80%
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地方医保增补品种需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三批清退工作,但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从各省市公布的调整情况看,率先被医保目录“清退”的是重点监控药品。 2019年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涉及20个品种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而在2019年8月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该重点监控目录中的药品全部调出。 近日有消息称,有关部门近期向各省发布了辅助用药目录调整的征求意见稿,重点监控用药目录将2年1次进行动态调整,2021版目录呼之欲出,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在没有医保目录的放量加持下,从相关数据来看,纳入国家版第一批重点监控的品种销售额下滑明显。20个品种2018年样本医院合计销售数据为474.6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降至378.5亿元,2020年仅有109.8亿元,市场萎缩近80%。 据米内网统计,首批国家重点监控目录的20个药品中,有11个为超10亿品种,包括胸腺五肽、核糖核酸Ⅱ、转化糖电解质、依达拉奉注射剂、小牛血清蛋白、奥拉西坦、脑苷肌肽、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磷酸肌酸钠、复合辅酶和丹参川芎嗪。 超10亿重点监控品种2018-2020年市场变化 (来源:风云药谈) 受辅助用药市场缩水等影响,部分相关企业业绩已经开始大幅度下滑,尤其是那些未及时调整产品经营比重的企业。 2020年,景峰
在业绩预告中解释其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药品招标降价、地方辅助用药等政策影响。此外,四环医药、大理医药、康恩贝等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景峰医药主要营收产品之一,此前销售额连续6年突破10亿元,但在辅助用药影响下,该药近年销售额连续下滑,从而影响公司整体业绩。2019年和2020年,景峰医药连续两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3亿元和-9.7亿元。 大理药业同样未能幸免,2019年上交所曾对该公司下发问询函,其回复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受医保控费措施和用药限制政策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销量下降。作为中西药注射剂行业的上市药企,辅助用药的限制对大理药业造成的阵痛仍难消,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2.14亿元,同比下滑27.43%;净利润为323.17万元,同比下滑76.07%。 在外界看来,主营产品单一是该公司的局限。大理药业的主要产品为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亮菌甲素注射液,前两者均为中成药注射剂,合计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一度超过90%。 得益于产品线的及时调整以及近些年往生物药方面的转型,丽珠集团业绩受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小。在鼠神经生长因子被调出医保目录之时,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其鼠神经生长因子2019年1-6月合计销售收入约占公司同期营业总收入的4.58%,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构成重大影响。丽珠集团指出,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的参芪扶正及鼠神经生长因子开始调整,同时参芪扶正及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收入占比从原来的25%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3.4%,减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目前主要的特点是兜底、保基本。医保目录调整重点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体疾病具有明确疗效的药物。
除了把目标放在公立
外,还可以考虑对民营医院、诊所、连锁
、单体药店等进行渠道开拓。受限品种开辟“第二战场”,可考虑在公立医院由医保药转为自费药。在医院销售多年、市场用药基础深厚的口服药,可往OTC渠道转。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新上市PD-1治疗费3.9万封顶,免疫肿瘤市场怎么玩
|
下一篇:
湖北大雨受灾,当地中药材品种再次受到关注!
相关文章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随机文章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