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看病会涨价吗?国家医保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看病会涨价吗?国家医保
发布:
11-19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9月6日讯 近日,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明确将确定5个试点城市,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对患者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
,包括门诊、住院、各项检查、治疗、检验、手术项目等,涉及14亿人民群众、787万医务人员和5万多医疗机构。 改革改什么?看病会涨价吗?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接受了记者采访。
看病负担不会增加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单纯的定价调价问题,不是用单边涨价来代替改革。”被问到是否会增加就医负担时,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直言。 对于服务价格的调整,上述负责人透露:要有保有压、有升有降,不搞大水漫灌;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让价格变化的节奏受到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的控制,不能想涨就涨、一涨再涨;要让价格经得起监测考核评估的检验,该降的价格要及时降下去。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科研办副主任陈秋霖认为,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控制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这是一次结构性调整,并不是总量改革,患者看病负担总体是稳定的。 “改革整体不会增加患者负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廖藏宜表示认同,“改革涉及具体的医疗服务类型,过程中,每个人对于价格调整的感知度有所不同,可能有人觉得看病便宜了,有人觉得看病贵了,大家不用担心,有关部门会通过医保报销范围和方式等方面予以保障。” “甚至,人们可能短时间内感受不到看病价格的变化。”陈秋霖认为,医保是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为的是腾出更多医保费用空间,最终进行的是医保基金内部的优化,如增加报销项目,让更多人获益于医保。 同时,要理顺比价关系。如儿科、护理等历史价格偏低、医疗供给不足的薄弱学科项目,“需要政策激励”;复杂手术等难度大、风险高的医疗服务,“需要适当体现价格差异”;特色优势突出、功能疗效明显的中医医疗服务,“需要传承创新和发展”;设备折旧占比高的检查治疗项目,“需要挤出水分”。 国家医保局明确,要完善配套措施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事前做好调价可行性的评估,不能偏离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提升社会效益的基本前提;事中分析调价影响,重点关注特殊困难群体;事后做好协同,将调价部分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不直接影响医务人员收入
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是否意味着医务人员收入要涨?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服务价格高低、医疗服务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 “医务人员收入的高低,主要受公立医院的薪酬管理体制以及医院内部绩效分配方案影响。医院如何对不同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收入分配和奖励,由医院决定。”廖藏宜告诉记者。 《试点方案》明确,建立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公立医疗机构公益属性,建立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发展。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直接影响医生收入,但有联动关系。”陈秋霖说,“也就是说,价格调整的过程中,将更加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地近两年重点提高技术劳务为主的诊察、手术、护理、中医类服务价格。 国家医保局上述负责人透露,关于广大医务人员关心的如何更好地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需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协同,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和分配机制,要把改革红利传导到广大医务人员身上,也要避免将医务人员薪酬与项目价格、创收能力直接挂钩。
引导公立医院“练好内功”
有人认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给
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打补丁”,把后者挤掉的不合理收入通过医疗服务涨价找补回来。 国家医保局上述负责人明确表示,这是不准确的。集中带量采购针对药品耗材“带金销售”,减轻了人民群众的不合理负担,为医疗服务价格赢得了改革的窗口。但两项改革不是靠降价涨价进行
费用平移、转换和腾挪,不能成为简单的“跷跷板”关系。 近十年来,我国公立
迅速发展,公立医院医疗收入以及流向公立医院的医保资金、财政补助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今后,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上述负责人表示。 换句话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转向“质的提升”:一是技术劳务价值的“度量衡”。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集中带量
等措施,把药品耗材的收入占比压下去,推动技术劳务为主的医疗医技学科发展。二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信号灯”。例如,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项目等复杂型项目,引入公立医院参与价格形成,定调价将更灵活、更有针对性;诊察、护理等通用型服务项目,政府加强对价格基准和调价节奏的把控。三是公立医院练好内功的“助力器”。公立医院在规范诊疗行为、控制成本和费用等方面进行改革,成为有助于打开医疗服务调价窗口、扩大调价总量的钥匙,为公立医院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增添了机制保障。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牙科暴利不再!这所全国第8的城市将把种植牙纳
|
下一篇:
集采中选冠脉支架短缺?联采办:供应充足
相关文章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随机文章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