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退市新规落地!*ST海医拉响警报!下一个会是谁
退市新规落地!*ST海医拉响警报!下一个会是谁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2021年年报披露收官之后,目前沪深两市已有超过40家公司触及强制退市,创出A股历史新高。 日前,A股上市公司*ST海医(600896)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拟终止览海医疗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曾经的高端医疗服务“明星企业”,或将告别资本市场,引发市场关注;同时,退市新规引发的资本市场压力,正在考验着医药企业长期的经营动力。
资本风险远超预期
*ST
海医退市成前车之鉴
陷入退市风波的览海医疗(*ST海医,600896),其实控人、董事长密春雷是上海滩神秘资本大佬,其横跨保险、医疗、银行、地产等领域的“览海系”商业版图,使得*ST海医的退市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话题。 密春雷家族发迹的起点是上海崇明岛的基建项目,以此赚取了第一桶金,而随着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成功布局,密春雷也品尝到了资本运作带来的“红利”。 2015年,密春雷拿到了寿险牌照,由房地产商转身成为了资本大佬,成立上海人寿。自此之后的五年,“览海系”频频出手,在保险、银行、房地产领域频频押注。 “地产+金融”的印钞机快速运转,也让密春雷开始思考进一步扩张产业版图。“医改十年”公立
改革和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让医药市场迎来了“黄金十年”,也让医疗板块逐渐成为“览海系”资产的重中之重。 2015年,在全球航运业遭遇至暗时刻,密春雷拿到了中海海盛的原控股股东中国海运有意出售的控股权。彼时,公司累计投资了约30亿元,拿下中海海盛42.82%的股权。 接手中海海盛之后,密春雷将其更名为览海医疗,并剥离全部航运资产,开始搭建医疗
战略平台,布局高端康复医院、高端医疗诊所、线上医院等业务,向医疗健康领域转型。 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医药领域的道路同样不好走,尤其是览海医疗重点布局的高端医疗服务板块,重资产的巨大投入,想要在短期实现盈利更是困难重重。2015-2017年,览海医疗的净利润分别为7502万元、-4.32亿元、-6.94亿元。在连亏两年后,2018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为了摘掉“退市风险警示”的帽子,2018年,览海医疗只能断臂求生,通过抛售持有的东华软件股票1.47亿股,以及期末公司持有的东华软件股票1003万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才使得2018年业绩扭亏为盈,保住上市地位。 然而,短期的饮鸩止渴终究无法根本扭转公司业绩下行趋势。 在一系列资本运作后,览海医疗经营业绩仍持续恶化,频频陷入亏损境地,并再度拉响退市警报。 2019-2021年,览海医疗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1.66亿元、-3.19亿元。与此同时,览海医疗的股价也一路崩跌,自2016年密春雷入主以来,览海医疗股价的累计跌幅接近90%。2021年度,除览海康复医院于2021年年底开业,公司仅有2家综合门诊部投入运营,收入规模较低。 时至今日,“览海系”不得不面对四面楚歌的危局,资本炒作下的*ST海医如今已退无可退。
退市“达摩克利斯之剑”
财务指标敲响警钟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基础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才能形成有进有出的健康市场。 事实上,退市新规对财务类指标进行了完善,取消了原来的单一净利润指标或营业收入指标,改为“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且连续2年的终止上市”。同时,对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下一年度财务类指标进行交叉适用。 截至目前,触及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40家,其中超过九成是属于触及财务类退市的情形,*ST海医就是因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发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终止上市条件。 退市新旧规对比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退市新规精简了退市流程,将退市时间从原来的4年缩短至2年,而2020年年报是退市新规首个适用年度,若是2021年年报再触及退市标准,将直接被终止上市,因此今明两年可能是退市大年。 此外,根据证券法要求和交易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需在4月30日之前按要求披露审计年报,若未及时披露将有可能被标注退市风险警示。
年报跳票企业的“含药量”高得惊人:
太安堂、吉药控股,未来股份,紫鑫药业,ST辅仁,延安必康6家企业均为医药企业或包含医药业务,其中吉药控股,紫鑫药业,ST辅仁等企业均为化药或中药保健企业,太安堂为连锁
,延安必康主业则包括医药中间体研发和医药贸易。 业内专家进一步表示,作为上市公司,持续创造利润,构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若上市企业在“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两个方面无法构建足够的“护城河”,即使企业公开声称按照现行财务类退市指标,公司短期/目前不存在被实施ST风险警示的情形,但长期的财务和管理风险始终将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据东方财富中心的数据显示,在A股申万
生物分类下2021年年报净利润为负的
中,即使企业营业收入目前仍有具备扭亏为盈的可能,但面对医药行业政策改革和市场变化,未来仍需要密切关注长期的管理和经营风险。 投资看重的是未来,行业洗牌不断加剧,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也在逐步构建。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中药龙头强强联合!华润豪掷29亿拿下昆药
|
下一篇:
四川出台新规,将影响近5万药店
相关文章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随机文章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