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2021年前三季度药材进口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药材进口迎来爆发式增长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额9.7亿美元,同比增长2.9%;药材及饮片进口大增,进口总额达4.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出口开启又一轮增长通道
我国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地区是日韩以及东盟国家。日本汉方药对我国中药材的用量需求相对稳定,其生产所需的药材及饮片80%以上依赖进口。日本每年从我国进口中药材及饮片约2.5亿美元。韩国自产药材远远满足不了本国市场需求,其使用的药材大部分是中国产中药材,每年从我国进口中药材及饮片约2.5万~3万吨。东盟地区作为我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区域性市场,近年来贸易往来活跃。 2009—2014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呈增长趋势,2014年达到出口峰值,出口金额为12.9亿美元。2014年之后,中药材及饮片出口进入波动平台期,出口额波动基本保持在10%以内,年出口金额稳定在10亿~12亿美元之间,10年复合增长率8.6%。相较之下,中成药的10年复合增长率只有4.8%,可见中药原料的出口增速比中成药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迎来一波新的增长。2020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金额约13.1亿美元,超过2014年的出口峰值。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额9.7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出口量16.6万吨,同比下降9.0%。市场需求的高涨,拉动出口价格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大部分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均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从趋势上看,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开启了又一轮增长通道,但增速逐渐放缓。 2021年前三季度,中药材及饮片前十大出口产品分别是肉桂、枸杞、红枣、人参、当归、黄芪、半夏、茯苓、冬虫夏草、党参。前十大品种中,除枸杞、人参出口增速下降外,其他品种都表现出较高的出口增速。红枣、冬虫夏草的出口金额增长均超过50%。 分析近两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品种发现,出口重心向两个方向集中:一是药食两用的品种出口量不断攀升,药膳以及食补的理念逐渐被海外市场接纳;二是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黄芪、半夏、党参等在“三药三方”中使用的药材出口量逐渐增加。 肉桂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第一大品种。2020年全年肉桂出口额增长了87%;2021年上半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下半年增长势头略减,2021年前三季度出口额为2亿美元。广西是肉桂的主要产区和出口来源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自然成为肉桂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得益于此,越南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我国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枸杞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第二大品种,2021年前三季度出口总额为6654万美元。中国香港、美国超过中国台湾,成为枸杞出口的前两大市场,出口额增幅分别为3.7%和12.4%。美国自由生命国际公司的“喜马拉雅枸杞果汁”是美国最流行的枸杞品牌,年营业额达2.5亿~5亿美元。通过品牌打造,枸杞在美国市场受到广泛欢迎,8盎司的枸杞成品售价14美元,约合64美元/千克。而我国当前的枸杞药材出口均价在每千克7~10美元左右,原料与成品差价达6~7倍。
进口具有很大放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进口药材需求增加,新品种、新产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药材及饮片的进口不仅弥补了国内资源短缺,也是新时期中
产业繁荣发展的体现。 我国进口的药材以国内稀缺和贵细品种为主,如西洋参、乳香、没药、血竭、鹿茸、人参、甘草、加纳籽、姜黄、番红花、小茴香等。近年来,由于国内药用资源不足,受土地、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因素影响,防风、姜黄、北豆根、穿山龙等很多原产于我国的品种也大量进口,以补充国内用药需求。长远来看,药材进口仍有很大的放量空间,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近10年来,我国年均进口药材8万吨,年均进口金额约2亿美元。与中药材及饮片年均出口量18万吨、出口额约1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相比,药材及饮片进口体量较小,但增长势头非常强劲。2010—2019年,我国药材及饮片年进口量从4.7万吨增加到19.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5%;年进口金额从0.6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远超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增速。 2020年受疫情暴发影响,药材及饮片进口金额2.3亿美元,增长2%。2021年随着疫情常态化,海外
恢复正常生产贸易,药材及饮片进口呈爆发式增长,仅2021年上半年药材及饮片进口金额就接近2020年全年进口总额。2021年前三季度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2021年前三季度,药材及饮片进口前五大品种分别是鹿茸、西洋参、人参、番红花和乳香。除乳香进口额与2020年同期相比几无变化外,其他品种都有40%以上的增幅。值得一提的是,丁香近两年进口增速飞快,已上升为进口第七大品种。 近两年表现抢眼的进口药材非鹿茸莫属。2019年我国开始进口新西兰的马鹿茸,价格优势使其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目前,鹿茸已成为我国进口第一大药材品种,这也使得新西兰成为我国药材的第二大进口市场。2021年前三季度,鹿茸进口总额达5320万美元,同比增长122%。 丁香近两年的进口增速也不容小觑。2021年上半年丁香进口总额542万美元,同比增长23%,第三季度进口增速略有放缓,前三季度进口总额达617万美元。丁香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是印度尼西亚和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之前是丁香进口的第一大市场,2020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超过马达加斯加成为丁香的最大进口来源国。
多领域应用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药“走出去”离不开中
“走出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中药材全球应用再上新台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实施,为中药材外贸便利化奠定了新基础,中药材海外发展正当时。而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和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和规范,扩展中药材应用领域,在全球市场树立品牌,打造明星产品。 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添加剂等问题或多或少伴随着我国中药材的出口。2019年,我国出口至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中药材,被退回或扣留60批次,其中农药残留问题发生频次最高,占比达47%。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除了调整个别品种的有效成分检测方法外,最重要的是新增重金属、农残等外源污染物的检测项目,细化中药材质量把控要素。因此,提高中药材质量标准是当前行业面临的长期性、关键性问题。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实施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也就是要加强对中药材采收加工等环节的把控,引导高品质、可追溯的中药材产品进入市场。 目前中药材的应用还是以药用为主,药食两用的产品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层次还较低,多为煲汤等传统用法。笔者认为中药材也可以向
以及饲料添加领域发展。化妆品中植物来源的成分添加已形成新风潮,不少化妆品企业都在寻找天然来源的防腐剂,对中药材来源的提取物进行深度研究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农业领域,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对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天然来源的中药材或提取物替代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应的市场需求缺口在300万吨以上。 此外,不论是“中药材+咖啡”等网红产品,还是每年达上亿美元市场销售额的“喜马拉雅枸杞”,都是由传统经典品种设计出的新产品。未来中药材的发展不能光靠贸易往来,需要中药材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打造中药材品牌。只有在用户心中树立起品牌形象,才能不断提升中药材的附加值。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两部委:组织高值医用耗材(人工关节)集采
|
下一篇:
超30亿!药企创新药大爆发 15款1类新药
相关文章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随机文章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