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A股超240家药企业绩战报:有创新药企营收暴涨
A股超240家药企业绩战报:有创新药企营收暴涨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A股医药上市公司正逐渐进入业绩报告的高峰期。 在已发布年报、业绩预告或快报的超过240家药企中,出现了三家实现扭亏为盈的科创板未盈利药企。 凭借多项授权交易收入,百奥泰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348.04%;康希诺依靠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实现43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7174.54%;营收增幅最高的当属艾力斯,唯一一款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的上市,让艾力斯收获了94407.79%的营收增幅。 巧合的是,它们均在2020年完成科创板IPO。 另外,国内疫苗龙头企业智飞生物独领风骚,成为目前A股唯一一家净利润超百亿元的企业,达101.97亿元。而与新冠监测相关的IVD企业在过去一年中依然呈现出业绩暴涨的趋势,热景生物的净利润增长更是高达1856.81%。
01
扭亏为盈,三家企业有望摘U
根据上交所《关于科创板股票及存托凭证交易相关事项的通知》的第二条,对在科创板上市时尚未盈利的发行人的股票作出相应标识:发行人尚未盈利的,其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特别标识为“U”;发行人首次实现盈利的,该特别标识取消。 自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至今,共有12家未盈利biotech公司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从已披露的业绩年报、快报或预告来看,有3家企业在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有望顺利摘“U”,分别是百奥泰、康希诺与艾力斯。 另外9家未盈利上市药企中,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亚虹
、上海谊众4家企业在2021年减亏;泽璟制药、迪哲医药、前沿生物、迈威生物、神州细胞5家企业在2021年增亏。 巧合的是,在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的三家企业均为2020年完成科创板IPO。 从具体的业绩情况来看,百奥泰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348.04%,实现净利润 8517.85 万元,扣非净利润3916.53 万元。百奥泰业绩大增的原因,与其license-out收入大幅增加有关。2021年,百奥泰分别在4月、8月和9月进行了3笔授权交易。去年4月,百奥泰与渤健就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BAT1806达成协议。百奥泰将该产品在中国地区以外的产品权益许可给渤健,并获得总金额最高1.2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外加两位数百分比的净销售额分级特许权使用费。8月,百奥泰与Hikma达成协议,将乌司奴单抗注射液BAT2206在美国市场的独占的产品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Hikma,并获得总金额最高至1.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款,以及两位数百分比的净销售额作为供货价。9月,百奥泰与山德士达成协议,将BAT1706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和大部分其它BAT1706合作未覆盖的国际市场的排他的产品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山德士。在达到约定的条件时,百奥泰可获得总金额最高1.55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外加两位数百分比的利润分成。由此来看,授权许可收入占据了2021年百奥泰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百奥泰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在2021年也实现增长,预计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1亿元到1.3亿元,同比增长60.15%-71.09%。 康希诺与艾力斯则更多地依靠产品获批上市实现了业绩大增。 康希诺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7174.54%,净利润19.14亿元,扣非净利润17.97亿元。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商品名称:克威莎 )的上市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克威莎是我国首个被批准上市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同时该疫苗还获得了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的紧急使用授权。 艾力斯的营业收入更是大增94407.79%,实现5.30亿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1827.46万元,但扣非净利润-6204.23万元让艾力斯今年无法摘U。报告期内,伏美替尼的获批上市,是艾力斯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的主要动力。同时,伏美替尼作为唯一一款三代EGFR-TKI在去年12月进行的医保谈判中顺利进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由此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伏美替尼还将是艾力斯的主要收入来源。
02A
股唯一净利润超百亿元企业
在已披露业绩的A股药企中,智飞生物以101.97亿元的净利润,拔得头筹。其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37亿元,同比增长101.68%;净利润101.97亿元,同比增208.88%,智飞生物也是目前披露业绩的A股上市药企中,唯一一家净利润超100亿元的企业。 智飞生物主要从事疫苗、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成立初期以
业务为主,此后通过自主研发,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产品体系,形成“代理+自主”的商业模式。具体来看,自主产品主要布局在细菌类疫苗、病毒类疫苗以及结核防治类疫苗三大板块,主要涉及预防流脑、肺结核、肺炎、流感、狂犬病、诺如病毒感染等人用疫苗项目;代理产品则包括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等。其中,作为默沙东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独家代理,券商预计HPV疫苗业务营收占比80%以上。 此外,智飞生物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也正在提振智飞生物的业绩。在2020年年报中,智飞生物曾披露该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签署合作研发协议,合作开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于2020年6月份启动临床试验,10月获得I、II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关键数据。 该新冠病毒疫苗于2021年3月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获得注册上市,成为国际首个注册上市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同年3月10日在中国获批紧急使用;今年2月21日,该疫苗在国内获批为新冠灭活疫苗的序贯(异源)加强针疫苗。 对于业绩增长,智飞生物表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陈出新,自主产品与代理产品销售均持续稳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03IVD
还将爆发多久?
IVD板块依旧呈现出业绩集中爆发的态势。 包括热景生物、九安医疗、易瑞生物、九强生物、东方生物、万泰生物、纳微科技、博拓生物、兰卫医学、明德生物等体外诊断相关的企业表现十分突出,业绩增长超过一倍,其中,热景生物更是实现净利润18倍增长。热景生物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2亿元,同比增长946.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加1856.81%。 新冠抗原检测企业方面,除了业绩涨幅最大的热景生物外,九安医疗、东方生物也实现大幅增长。从两家企业的业绩预告来看,报告期内,九安医疗净利润为9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271.40%-395.19%,东方生物净利润为47.2亿元至51.2亿元,同比增长181.45%-205.31%。 过去一年,海外市场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的大幅增加,实现了相关企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以热景生物为例,在业绩快报中,热景生物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海外的销售。2021年上半年,其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较早获得德国联邦
和
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行检测的认证,可以在德国的商超、药店、互联网商店等销售,使其外贸订单呈爆发式增长。 到了下半年,又先后获得了欧盟CE以及英国MHRA、法国ANSM等主要经济体的自测注册或备案;尤其是2021Q4,受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影响,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需求持续增加。 同样,九安医疗、东方生物等公司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等产品的海外需求也十分旺盛,海外销售业绩的增加,带动了2021年业绩的增长。 业绩暴增的同时,相关
的市值也随之暴涨。比如一度被称为“妖股”的九安医疗。市值由2021年初的不足40亿元涨至超300亿元,市值翻了近10倍。 新冠疫情的确带动了IVD行业的发展。自2020年开始,IVD类企业就占据了A股市场中净利润增长排名的前列。从今年相关企业的业绩预告与快报数据来看,涉及新冠检测业务的IVD企业依然“霸榜”。疫情过后,这类企业的业绩将走向何方? 已有新冠检测业务企业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公司业绩取决于全球新冠疫情的防控进展,国际疫情对技术产品的路径选择,以及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渠道能力,但未来销售业绩能否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态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报告》显示,高速发展中的新冠检测业务将持续至2024年。对于IVD企业而言,后疫情时代还需依靠更多的创新产品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史上最快集采:降幅74%,新冠自测盒价格大跌
|
下一篇: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相关文章
整体行情震荡上行,2022年这些中药材品种涨价!
2023-11-23
5种全球首批 2022年第一季度PMDA获批新药速览
2023-11-22
中医药按病种付费加速推进!院内市场洗牌!
2023-11-19
网售处方药迎风口:电子处方中心建设提速!
2023-11-20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来袭!院内市场或迎
2023-11-17
耐药性引需求大缺口:病毒性肝炎新药青黄不接
2023-11-22
随机文章
小品种萹蓄未被冷落,连续两年价格上涨!
河北省药监发文,取消药店距离及面积限制
苑东生物抢食12亿大品种 口服液体剂剑指国产第
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
冲刺国产第2家 豪森药业酒石酸长春瑞滨软胶囊报
统一医保用药范围 “腾笼”让位新药好药
公立医院规模扩张要结束了?5年内要实现转向!
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进展:344个药品通过初步审查
新增754家!北京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再扩容
第十版防控方案有哪些调整?官方详解
超$100亿抗凝药!华海拿下ANDA
18省新冠检测试剂集采,填报全国最低价
41种药品采购成功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
健友股份今年第10个ANDA获批 涉及9个产品均为注射
卫健委发文 全国新增441家标准县医院!
三部门:对部分进口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免征进口
国家卫生健康委:67个新增谈判药品在定点医药机
迈瑞公布66亿利润成因,剧透下一步战略
山东药企拿下7大重磅品种!10个新品在路上
恒瑞、豪森…大丰收 拿下24款抗肿瘤1类新药
各方专家呼吁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效能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将迎来大修 立法鼓励药品创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