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400亿大市场,艾叶成为中医药康养“第一股”!
400亿大市场,艾叶成为中医药康养“第一股”!
发布:
11-21
分类:
医疗医学
艾草,近20年产需量增长超过120倍,创造了395.12亿庞大市场,打造出中药材产业链“第一股”!(点击《盘点 |2021年中药行业10大热词!》了解更多) 本期,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根据产销数据对该品种行情作一分析。
一、艾叶市场、产地走动良好
亳州市场:艾叶,市场货源充足,年前随着天气寒冷,需求增加,货源走动较快,行情小幅上扬。市场大叶头茬货价格在10-11元(公斤价,下同),小叶统货价格7-8元。 安国市场:2021年河南等地遭遇强降雨,艾叶产区、市场货源消化良好,行情在年前出现小幅上涨态势,市场统货价格在9-10.5元之间。该品种近年需求持续增加,商家关注后市变化。 玉林市场:随着库存消耗,艾叶市场货源不丰,年前进入消耗旺季,货源走动良好,商家积极
,行情小幅上涨。市场湖北货价格在9-10元,河南头茬货货10-11元。 湖北产地艾叶经销商介绍,当地艾叶货源不多,前期商家批量购销,春节前产地购货商减少,近日市场交易尚未恢复,行情保持平稳。现产地艾叶统货价7.5元上下,预计后期价格还有变动可能。
二、行情平稳运行
图:艾叶2017-2022年市场价格走势图 2016年5月,艾叶价格在7元左右,市场走动较快,后来新货补充,价格回落,产新后价格降至6.5元左右。 2017年艾叶市场需求强劲,交易火热,行情再次上涨,2017年下半年价格基本稳定在8元左右。 2018年上半年,亳州市场艾叶价格坚挺运行,最高升至9元左右,虽然野生货源大幅减产,但受种植量增加影响,产新后的艾叶行情逐步下滑。 2018年之后,副产区四川、贵州、陕西、云南、湖南、甘肃因前两年下种规大,导致当年行情低迷运行,虽然2021年出现减产,但价格仍难有太大气色。 但由于庞大的需求量支撑,2022年春节伊始,在中
价格普涨背景下,艾叶的价格再次开始进入上行通道。
三、产量快速增加
现在市场供应的艾叶分野生品和家种品,以野生品种为主。每年的3-4月为栽种期,当年5-9月为产新期,其中在端午节前后艾叶中所含挥发油含量达到最高值,因此此时采收的艾叶质量最好。 艾叶主产区在河南南阳、湖北蕲春,是艾草种植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艾叶产业链集中地,凭借原料的优势,占据着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中南阳艾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河南南阳产区包括唐河、桐柏、方城、内乡四地,其中唐河种植面积最大;湖北产区主要分布于蕲春、谷城、大悟、枣阳、襄阳等地。市场流通货源以河南、湖北、安徽等地为主。 目前,艾叶种植已经开始由南阳、蕲春为中心,向周边县市扩展,主产区的产能一直较大,但副产区的产量也不容小觑。 就品质而言,以长江三峡一带和大别山、伏牛山一带所产艾叶品质为佳,湖北蕲艾品质最优,出绒率高;而河南南阳、信阳和湖北襄阳等地区所产的质量相对低一些。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2020年艾叶产量为83220吨,2021年产量86880吨。
四、需求量猛增
艾叶用途广,社会需求量增加较快,主要缘于艾叶民用和
产品的发展,再加上衍生品的不断拓展,艾叶的用途越来越广。民众对艾叶及艾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消耗艾叶制成品的70%左右。艾叶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21世纪的“植物黄金”。 艾叶在中成药使用投料方面非常有限,不足4000吨,主要用作妇科虚寒和止血外用中成药的生产原料;而在饮片方面的使用量也差不多在4000吨左右。 在工业制品方面,艾绒被应用到多个领域;在食品保健方面,还可作为食物原料和保健茶饮用。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2020年艾叶用量为79325吨。
五、主要需求产品及企业分析
在中成药需求方面,对平台监控的7702种中成
种进行筛选,目前有31个中成药中含有艾叶,需求靠前的中成药是滋肾育胎丸、参桂鹿茸丸、抗妇炎胶囊等。 艾叶需求靠前的中成药
分别是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
六、后市预判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7年,国内艾叶的需求量增加到4.5万吨-5万吨,2021年需求已经逼近8万吨,不仅南阳艾绒厂扎堆,湖北、湖南、山东、贵州、四川、苏州等多地,都有大小不同的艾绒厂。 2、种植面积盲目扩大 因为需求量猛增,近年艾叶种植的纯收益超过3000元。由于艾叶种植相对简单,导致近年来产量猛增。 综上所述,艾叶产业经过近10年高速发展后,将进入瓶颈期。短期内艾叶的原料行情回落,或伤及产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抑制快速扩大的生产规模,淘汰掉那些小散乱的次产区和加工作坊。 而从长期来看,艾草及其产业链规模的急剧扩大,对艾叶的需求量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对于广大主产区来说,关键是要在确保品质前提下,稳定生产,早日实现订单农业。我平台更看好河南南阳、河南安阳、湖北蕲春这三个主产区未来的发展,因为这些核心产区与其它副产区相比,有着较强的品牌引流、后端工业链支撑,以及顺畅的终端销售能力。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2022中药材关键性趋势预测:涨价传导到下游,中
|
下一篇:
京津冀“3+N”联盟再启带量联动,骨科创伤类即
相关文章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随机文章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