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93家医药公司披露2021业绩预告:71家预增 CXO增速
93家医药公司披露2021业绩预告:71家预增 CXO增速
发布:
11-20
分类:
医疗医学
同比上年,2021年逐渐褪去高光,预增企业的数量和占比都下降了。亮眼的CXO继续了增长,但增速已然放缓,接下来似乎有些更严峻的考验等着他们;制药业集采影响依旧持续,新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做大了营收规模,但仍面临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迈步的坎;医疗器械集采影响开始显现,不过疫情的不稳定性仍推动着IVD企业的增长,未来这些能够持续吗?悄然发生的变化,主导着医药行业的改变,如何抓住变化? 截至2022年1月24日,A股总计93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发布了业绩预报,其中14家企业表现为减亏、首亏、续亏以及增亏等,8家企业表现为略减和预减,71家企业表现为略增、扭亏、预增、续盈等。 这一数字与上一年同期亏损面有所增大,几乎在上年同一时间,E药经理人统计了94家公布业绩预报的A 股上市生物医药公司,其中超过85家实现增长,9家亏损。 净利润预计变动幅度上来看,2021年依旧如同2020年的“大起大落”。其中,19家企业归母净利润预计负同比增长,甚至有2家企业最高降幅超过了5000%,5家企业降幅超过100%;有盈有亏,74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企业中有三家最高增长超过了1000%,2家在500%~1000%之间,25家企业在100%~500%之间。 整体来看,增幅最大的企业为济民医疗,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高达2322%,预计增长1.4~1.55亿元;降幅最大的企业为中珠医疗(ST中珠)降幅预计为8177%,预计亏损1.8~2.6亿元。
下面来看具体子板块情况:
01 CXO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大部分企业正增长,“卡脖子”技术企业增长亮眼 CXO及产业链上下游类企业有15家公布了预计营业收入的详细信息,其中12家企业预告类型为预增、略增,3家为略减、首亏。其中预计增幅最高的三家企业为博济医药、纳微科技以及美迪西。 博济医药是其中增幅最大的企业,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700~4800万元,同比增长117.79%-182.54%,增长原因主要为公司在研项目稳步推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排在第二的是纳微科技,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8~1.85亿元,预计增长131.11%~154.5%。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其业绩预报中解释为“公司依托纳米微球底层制备技术创新优势,已积累形成较齐全的产品线、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专业高效的应用技术服务能力,支撑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据悉,纳微科技是一家从事纳米微球材料研发到生产的企业,该技术被《科技日报》列为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有投资人曾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也评价纳微科技是国内稀缺的“硬核技术”企业。纳微科技2020年营收2.05亿元,归母净利润7269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120%,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91%,已经超过上一年全年。 位列第三的美迪西预计2021年较上年同期营收增长78%,归母净利润增长2.79~2.91亿元,同比增长115%~125%。值得注意的是,美迪西在公布增长原因中披露,“2021年度公司新签订单较上年同期增长88%左右。”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三家龙头也公布了业绩预告。药明康德预计营收228.19~229亿元,同比增长38%到38.5%;归母净利润49.73~50.32亿元,同比增长68.%到70.%。康龙化成预计营收73.41~74.95亿元,同比增长43%~46%,归母净利润预计1.58~1.7亿元,同比增长35%~45%;泰格医药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26.24~30.27亿元,同比增长50%~73%。 股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往业绩的表现以及未来业绩的预期。以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为例,在行业普跌的情况下,两家公司股价可圈可点,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药明康德2021年累计涨幅为8.75%,康龙化成则累计上涨了18.27%。而泰格医药则累计下跌了21.62%。
02
医疗器械及诊断:新冠检测企业依旧大幅增长
不同于CXO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及诊断板块的
分化很大,既有济民医疗、热景生物等增幅超大的企业,也有和佳医疗、博晖创新等降幅超大的企业。 32家披露业绩预报的医疗器械及诊断板块企业中,26家实现了预增、续盈、扭亏、略增等,6家表现为略减、预减以及首亏。 济民医疗是其中归母净利润最高增幅最大的企业,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4~1.55亿元,预计最高同比增长2322%。从增幅上也可以看出,济民医疗实现较大增长的背后实际上是归母净利润上年同期的基数仅不到1000万元,根据其业绩预报披露,其子公司的注射剂产品2021年销售了约6亿支,净利润较上年增长较大。 诊断类企业热景生物、九安医疗、易瑞生物、明德生物等在2021年依旧是“黑马”,不仅在医疗器械及诊断板块盘踞净利润增长前几的位置,在整个生物医药板块都是增长的头部。 其中,热景生物归母净利润增幅最高预计达到1996%,预计增长20~23.5亿元。增长原因为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疫情居高不下,新冠检测需求大幅增长,导致了其产品海外收入大幅增加。 实现48天26个涨停的“跨年大妖股”九安医疗预计盈利9~12亿元,同比增长271.4%~395.19%。增长原因为其新冠检测家用自测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大幅增长,带动2021年间业绩增长。 易瑞生物、明德生物等体外诊断类企业在其业绩预报中所披露的大幅增长原因也都是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大幅增长。 与上述企业表现出明显反差,博晖创新2021年净利润预计最高降幅超过了5000%,预计亏损2.7~3.75亿元。在其披露的预计亏损原因中,子公司经营业绩不达预期是其中的最大原因,预计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亿元。 03 制药板块:变动相对温和,两家未盈利企业减亏 相对医疗器械及诊断板块,制药板块的净利润变动相对“温和”。42家披露净利润变动幅度的企业中,29家企业实现了预增、扭亏、略增以及续盈;13家企业表现为减亏、续亏、增亏、略减、预减以及首亏。 力生制药是其中净利润增长最大的企业,最高增幅达到1525%,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1.1~1.4亿元。主要原因为上年度净利润基数较小以及2021年公司大幅压缩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在亏损的企业中,多家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也披露了业绩预告信息,其中百济神州、亚虹
为减亏,迈威生物、迪哲医药为增亏。 百济神州和亚虹医药的业绩预报都是在其上市公告中披露的。百济神州预计其2021年营收68.5~80.2亿元,净亏损85.42~110.12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主要系 2021年度主营业务中自研产品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期间内获得了技术授权收入,同时研发项目增加、项目进度不断扩展推进。亚虹医药预计2021年净亏损2~2.4亿元。 在制药板块中净利润降幅最大的是中关村科技,净亏损约0.8亿元至1.1亿元,同比减少414.54%~532.5%。其业绩预报中披露的亏损原因主要有三点:公司报告期养老业务新增大型项目,前期装修、房租、人员配套等相关费用的投入较大,待项目正常运营后将实现盈利;公司本报告期完成土增税清算工作,需要缴纳部分土增税,从而影响本报告期利润,至本报告期,公司所有房地产项目均以清算完毕;本报告期公司加大新增项目的生物医药研发费用的投入。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蒲地蓝消炎片、红花逍遥片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
|
下一篇:
46家药企产品被撤销挂网资格 涉及113个药品品规
相关文章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随机文章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