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三年190种药品调出国家医保目录!“腾笼”让利
三年190种药品调出国家医保目录!“腾笼”让利
发布:
11-20
分类:
医疗医学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医保谈判现场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的话语,连续多日刷爆社交媒体,引发强烈关注和公众共鸣。根据最新的医保谈判结果,本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将有74种新药被纳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值得关注的是,新纳入的品种包括全球首个脊髓性肌萎缩(SMA)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以及多款高值创新药品。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良好的新药、好药调入医保支付目录,同时将190种药品调出目录,通过“腾笼换鸟”引导药品临床使用结构变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调进调出
动态调整优胜劣汰
在调整过程中,国家医保局心系广大患者的负担能力,始终坚持“保障基本”的定位。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谈判新增药品价格的平均降幅均在50%以上,今年更达到61.71%,创下新高。 目录准入谈判已经成为引导药品降价的重要手段。一些价格极为昂贵、远超“保基本”定位和广大患者负担能力的药品,无法获得谈判资格,不能被纳入目录;同时,也有一些过去价格昂贵的药品,通过开出平民价,达到“保基本”定位,经谈判后顺利进入目录。 以罕见病药物为例,一直以来,罕见病“孤儿药”由于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药品市场价格往往甚为高昂。在本次医保谈判中,7种罕见病用药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医保目录。截至目前,已有约60种罕见病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极大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
副院长石远凯表示,曾经的“天价药”——治疗SMA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过谈判后大幅降价,现在已经达到了多数患者可承受范围之内;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等年治疗费用超过100万元的药物,经谈判降已降至30万元以下。 早在2018年,我国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罕见病研究、孤儿药研发与引入,提升治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以SMA为例,该病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作为全球首个SMA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进入《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 国家卫健委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丽教授认为,罕见病的医保支付一直以来都是医保体系推进的深水区。“很高兴看到此次新版目录首次将高值的罕见病用药纳入了国家支付体系;作为一名罕见病的诊疗工作者,我为政府、
以及社会各方的合力,发自内心地感到鼓舞。” 不难看出,医保目录能够进一步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主要得益于引导药品适度竞争、以量换价、“腾笼换鸟”等措施,从而为战略性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新药、好药腾出基金空间,成功实现药品保障升级换代。 以本次医保谈判为例,在74种新药被调入目录同时,有11种药品被调整出目录,其中包括3款中成药和8款西药。据悉,专家们在评审过程中,将可替代性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被调出的药品在目录内均有疗效相当或更好的药物可供替代,或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药品。
被调出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 在调出的药品中,以乙肝治疗产品为例,两款老药——乙肝养阴活血颗粒、乙肝益气解郁颗粒,被艾米替诺福韦、恩替卡韦口服液两款新药取代。艾米替诺福韦是我国首个原创口服乙肝新药,提供了新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策略;恩替卡韦虽然已经被广大乙肝患者熟悉,但此次增加的口服剂型,给不同年龄段的乙肝人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千亿市场
结构洗牌进入常态化
医保谈判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一大特色,首批医保谈判可以追溯到2015年11月,谈判小组与乙肝、非小细胞肺癌专利药品相关企业进行多轮谈判,2016年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公布,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降幅均在50%以上。 2017年人社部公布了44个拟谈判药品的名单,经过与相关企业的谈判,7月份谈判最终名单中36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到81.8%,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 2018年5月31日,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开展,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药监局三大机构重组成立。随后,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启动了目录外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准入谈判范围,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平均降幅达56.7%。这是首次由国家医保局牵头的药品谈判,并且正式拉开了医保目录常态化调整的大幕。 2019年4月,国家医保局在官网上正式公布了《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宣告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随后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第四轮医保谈判于当年11月进行。此次谈判品种共有150个(目录内与目录外),119个新增药品有70个谈判成功,平均降幅60.7%,并有150种药品调出医保目录。米内网曾经对相关品种做了梳理,其中不乏年销售量比较大的临床品种。
2019
版国家医保目录调出品种情况
西药部分 中药部分 (来源:米内网,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少于3000万的品种销售额用*代替) 2020年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本次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率为73.46%,并有29种药品调出。
被调出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 2019年医保目录更新150种药品被调出,医保目录结构性调整力度空前,其中不乏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用药名单的20种药品。随着医保目录调整进入常态化,3年来医保药品动态调出也在持续推进,截至本次医保谈判工作完成,已有190种药品被调出医保目录,涉及终端市场销售额超千亿元! 按照此前国家医保局的公开信息,被调出医保目录的主要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其余则以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居多。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国家医保局通过调整药品目录实现了医保药品“有进有出”,基金支出“腾笼换鸟”,目录内药品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医保基金使用严格规范,用药保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消化省级增补
地方市场洗牌倒计时
在药品、医用耗材市场监管“全国一盘棋”的规划目标下,
、采购、交易、结算、监督等工作正在由分散走向统一。此前,各省区市对医保药品目录一定幅度的自主调整权,也存在不少行业问题。 消化省级医保增补药品,注重结构调整、优化质量,优先将疗效差、费用高、纳入重点监控的药品,以及被取消批准文号、在地方无销量的“僵尸药”,剔除出省级增补药品目录,加速“腾笼换鸟”,使有限的医保基金能更好地用在刀刃上,这一进程正在加速。 2019年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保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明确:各地应严格执行医保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医保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消化过程中,各省应优先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整出支付范围。 去年6月,国家医保局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2020年6月底前将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剔除出医保目录并完成40%省级增补品种的消化。据悉,其余地方增补品种原则上在三年内完成清理,三年清理品种的比例分别为40%、40%、20%。 此前,国家医保局
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介绍,国家医保局规定省增补医保药品目录按“442原则”, 用3年的时间完成消化,“今年是政策落地的第二年,明年一年时间将会全部消化省增补医保药品目录品种,全国医保药品将很快完成全国统一目录,未来耗材也将是全国统一目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进入医保目录直接意味着药品在渠道端和需求端的保障,药品销量会得到直接促进,出于对地方药企的扶持和保护,以往部分省份会将本土药企的产品优先纳入省级医保目录,这导致部分难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辅助用药”常会出现在省级医保
目录中,降低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显然,省级增补品种调出,形成国家统一的医保药品支付范围是减轻医保支付压力和患者负担的有效举措,并进一步加速区域药品市场终端洗牌。市场普遍认为,在异地就医日渐频繁、异地就医报销结算方式不断改革的前提下,各地增补目录的差异也会使得患者在做报销结算时遇到参保地与就医地报销范围不同的矛盾,而统一医保目录也将给异地就医带来便利。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广金钱草价格周期明显,能否继续上涨?
|
下一篇:
齐鲁23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11个重磅品种抢首仿
相关文章
22省市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即将开启!
2023-11-22
皮肤病化药TOP20出炉,18个品牌药店大卖过亿!
2023-11-23
官方回应全国疫情形势、“五一”防疫部署等热
2023-11-24
十年来我国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成效
2023-11-22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人人享有健康
2023-11-24
板蓝根价格“跌宕起伏”,减种后关注度高!
2023-11-25
随机文章
内蒙古产量不小,桔梗行情如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
跨国医疗企业借进博平台快速“融入”中国
中国多地调整优化核酸查验 多措并举满足就医问
首个国产1.1类抗ED创新药展硬核实力!近百亿市场
国药、科兴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在国内获批
省增补品种明年7月全部清空!零售统筹支付“双
公开征求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健委印发口腔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北京出台医疗救助惠民措施 基本医保报销费用全
近五年医药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增长
国家药监局:2022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下发
八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
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冲刺百亿市场 院内、药店中成
国产新冠特效药啥时候能用上?可作为预防性药
恒瑞医药97款1类新药霸屏 31个品种首家过评
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下一程,能否
全国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出台
确认!这类医用耗材全线降价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